福祝耄耋 情暖桑榆
发布时间:2016-12-27
窗外霾情危危,室内温情蔓蔓。12月19日,校委委员刘红雷带领离退处工作人员,来到离休干部马句家中,为这位德高望高的老人庆贺九十大寿,并将特别定制的寿礼和“两节”慰问品送到老人手中,宾主度过了一个热闹、祥和的寿辰。
马句,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青时曾追随彭真同志任机要秘书,后又担任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仁的秘书,是北平解放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来到党校工作后,将全部心血都投入到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工作中,创建了北京市委党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我校即将设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奠定了发展基础。离休后依然初心不改,笔耕不辍,主持编印了《彭真传》和《刘仁传》,为党和国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祝寿活动中,刘红雷代表校委会向马老送上诚挚的祝福,并表达了组织的深切关怀。他认真聆听了解放初期马老陪同刘仁同志为党校选址和当年坚决留在党校工作的过往回忆。刘红雷感慨地说,车公庄校址是马老陪同刘仁同志选定的,马老从那时候起就与党校结缘,是市委党校从初级党校发展为中级党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对党校的一事一物都充满感情。离休后更是老骥伏枥,每月组织参与离退休干部理论学习小组的讨论,将最前沿的党的理论思想和时事新闻整理成篇与老同志们共同分享,积极传播正能量。我参加过几次,每次都整理了厚厚一叠,认真宣讲并引导大家讨论,印象深刻,值得钦佩。刘红雷在详细询问了马老的身体和生活状况之后说,党校高寿的老同志越来越多,老干部工作现在是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对离退处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马老如今到了耄耋之年,最大的任务就是保重身体,安享晚年,争当百岁老人。
马句老人对组织的关怀和离退处的照顾深表感谢,他握着刘校委的手反复地说:“我没有什么功劳,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我活到九十岁最问心无愧地就是没占过公家的一分钱便宜。”话不多却句句传递出一名老党员的谦逊和自律,给在座者上了一堂独具现实意义的党课,令人动容。最后,一行人怀着敬仰的心情与老寿星合影告别,走出家门还不断回味着马老爽朗的笑声和坦荡的话语。(范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