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挂甲峪 感受新农村
发布时间:2012-05-23
4月26日,研究生部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走进平谷区大华山镇挂甲峪村,开展“三进两促”主题党日活动。同志们实地考察北京新农村建设,亲身感受党的富民政策,学习交流基层组织建设经验,接受了一次国情、党情、市情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挂甲峪村位于平谷北部山区,北、东、南三面环山,全村146户,人口500人。改革开放前十分贫穷落后,羊肠路、荒山头,吃水更是贵如油,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干旱年头更是没辙。改革开放以后,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依靠自身力量,走出一条新时代“愚公移山”的道路。利用政府实行“富民政策”的好时机,从山区农村的实际出发,实施“十上山”工程,即:道路筑上山、水利修上山、优质大桃栽上山、再生能源建上山,科技文化跟上山、电信网络布上山,文体项目建上山,有机果品推上山,旅游客人玩上山、生态别墅建上山。工程的实施,使挂甲峪村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挂甲峪村,天蓝、山青、水绿,鲜花满庭院,鱼儿游池里,盘山公路爬山顶,村民住上别墅楼。多年来,挂甲峪村的发展得到了党中央和北京市、平谷区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首都文明村”、“首都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活动示范村”、“北京市山区建设样板村”、“京郊山区综合开发先进村”、“北京郊区生态文明村”、“市级文明建设表标兵村”、“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先进村”等荣誉称号。2011年还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休闲乡村。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挂甲峪村正在向和谐、文明、繁荣、富裕、生态环保、管理民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新农村迈进。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使同志们接受了教育,增强了党性,提升了素质。大家一致认为,挂甲峪村的巨变,是党的富民惠民政策结出的硕果,是北京新农村科学发展造就的典型。挂甲峪村党支部创先争优的生动实践,为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作出了榜样,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提供了经验,我们一定要把学习收获化为工作动力,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积极为党校事业科学发展作贡献。
(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