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12日 星期一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外事报道

俄罗斯总统西北国家公务学院代表团再度访问我院

发布时间:2008-12-16

    10月9日至16日,以俄罗斯总统西北国家公务学院财经系主任弗·瓦·扎夏奇-沃尔科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4人对我院进行了友好访问,副院长刘阳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10日上午,副院长刘阳、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刘长龙、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曾宪植、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董武和国际合作交流部主任梁骏等与代表团成员进行了会谈。刘阳回顾了两院合作交往的历史,强调两院承载着共同的任务和使命——培训相应级别的国家公务员,重点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在培训干部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此次来访的俄方客人主要都是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在概要介绍自己学院近期的发展之后,重点就中俄经济和金融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10日下午,俄方教授为我院培训一班学员及部分教师和硕士研究生作了题为“中国——俄罗斯: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与管理”的国际学术讲座,刘长龙致辞并主持讲座。维·伊·特鲁尼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俄罗斯国家转型经验”的报告,在扼要描述了中俄近年来互惠互利的双边贸易情况之后,他回顾了苏联时期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休克疗法”经济政策、新世纪俄经济改革的历史演进及中俄贸易在其中的作用,指出中俄经济合作潜力巨大并且永远不会消失。有学员问道,苏联曾是一个意识形态大国,是什么原因导致俄罗斯国家的巨大转型?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变化的关系如何?特鲁尼回答说,俄罗斯人民面对现实所做的选择,是生活迫使人民不得不进行改革,经济的自由选择、需求方、供给方和竞争力原则等多种市场因素的发展促使政治体制的改革。他强调,俄罗斯发展道路的选择是在危机发生的情况下进行的,苏联长期与美国搞竞赛,代价惨重,导致经济的危机和国家的转型。

    拉古诺夫和弗·瓦·扎夏奇-沃尔科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全球挑战下的俄罗斯经济”和“俄罗斯当代土地关系发展趋势”的报告,我方学员们就俄罗斯的能源依赖问题和中俄双方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的异同等问题请教了俄方学者。

    13日上午,经济学教研部、工商管理教研部及其他教研人员一道同俄方教授就“中俄经济与管理”进行学术交流,曾宪植主持研讨会并致辞。双方学者的讨论首先聚焦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拉古诺夫介绍了俄罗斯政府的应对举措,指出目前的情况需要国家干预,聚合力量共同救市,维持本国的金融稳定。由于俄罗斯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较低,因此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小。俄政府准备推出1500亿美元资金支持银行度过难关。他深信,尽管世界经济近期还会有大的下滑,但终究会恢复起来的。曾宪植介绍了中国的相关情况,指出中国经济基本保持着持续的发展,不过也受到影响,例如,出口增速下降,股市波动较大,房地产价格下滑,中国在美国投资受损等等,近期中国政府已采取了降息等宏观调控措施。之后,双方学者就房地产市场、农村土地政策的差异、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能源合作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双方的话题集中在对兴国兴邦起决定意义的“创新”问题上。俄方学者引用创新成果占经济发展的份额以及俄劳动力市场情况,说明了俄罗斯在技术创新、科研创新、科研与产业结合创新等方面所做的尝试与努力。曾宪植总结说,双方的交流热烈而具体,中俄在许多方面可以借鉴与互补,这样的对话还应该继续深入下去。大家在相互祝福中依依惜别。

    在京期间,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北京的名胜古迹,他们被长城和故宫的悠久历史和深邃文化所折服,又为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现代建筑的独具匠心而感叹不已。拉古诺夫不仅是一位经济学专家,还是一位才思泉涌的诗人,他多次提笔作诗,为大家深情咏颂,并正式将《秋韵北京》、《北京随笔》、《故宫》和《全球化》等诗赋赠予我院。 

(杨青)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