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口研究所承办全国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2-07-10
6月29日至30日,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我校主办,市人口研究所(社会学教研部)承办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全国学术研讨会”召开。全国九届人大副委员长、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彭珮云出席会议并在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我校副校长、市人口研究所所长姚光业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并主持了闭幕式,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耿玉田和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在开幕式上讲话。
会议主题是“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26位来自全国的学者分“关系探讨和追踪研究”、“理论研究与国际比较”、“实证研究”、“研究回顾与评述”以及“低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五个专题做了大会发言, 5名著名学者作了精彩点评,参会学者们对会议发言进行了讨论,会议还就生育意愿研究方向和合作模式进行了自由研讨,会场气氛热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河北大学、河南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市人口研究所以及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北京办事处、国家和北京市人口计生委系统的近百位学者、嘉宾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
彭珮云在闭幕式上充分肯定了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她指出,这次研讨会讨论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新形势下,人们的生育意愿特别是青年人的生育意愿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生育意愿的变化如何影响着人们的生育行为,人们的生意行为变化又预示着我国生育水平将走向何方,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探讨,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正确地判断当前和未来的人口形势,做出重要的抉择,有重要的意义。她进一步指出,参加这次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工作者,许多同志在基层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有些同志进行了多年的追踪调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发表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见解,反映了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她特别指出,这两天参会学者们的学术发言和讨论体现了研究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也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还贯彻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她对大家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表示敬意!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从2002年起开始进行生育意愿的研究,至今已10年,开展的独生子女、双独家庭以及生育意愿的追踪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侯亚非教授、马小红副教授和闫萍博士在会上作了大会发言。此次承办“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和生育水平”的全国学术研讨会,通过全国征文和特邀方式,对递交的近百篇论文进行了筛选,邀请26名学者在研讨会上做大会发言,聘请著名专家作为评论人,并在每个专题发言后安排了较为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众多的国内学者共同对这样一个重要的话题进行深入、坦诚而科学的探讨,在人口学术界尚属首倡。
(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社会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