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助力提升局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
发布时间:2022-08-29
——北京市局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教学侧记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长期坚持、并被实践证明的有效的工作方式,是重要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增强领导干部的调研研究能力。局级进修班一直把调研研究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升局级领导干部的调查研究能力,成效显著。
一、坚持全过程谋划,结合班次特征尽力完善调研研修流程
局级进修班有着显著特征: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学员平均年龄较大、任职时间较长,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采取大班和专题教学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根据首都中心工作,进修班全年确立八个专题,每期两个专题。其中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等采取合班形式进行授课,专题教学则以分班形式进行。结合学员的工作特征、学习兴趣和个人意愿,分班情况在入学前完成分配。
调查研究要求领导干部走出机关单位、走出校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地了解情况、商讨问题,提出对策策略。为了在有效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保证调查研究效果,避免陷入“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就必须要进行科学设计,统筹考虑,全程谋划。在不断地修正调整之后,进修班已经形成一套相对成熟、运行顺畅的教学管理流程。
准备工作前置化。一是将调研设计前置化。在指定教学计划同时进行调研设计,尤其重视研修选题指南。组织部根据专题,提前在相关委办局进行征集选题。比如110期进修班,组织部根据所设“区域协调发展”和“首都绿色发展”两个专题从发改委、生态环境局、农村农业局等征集研修题目供选择。教务处提前联系决策咨询部,决策咨询部结合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中心工作,集中商议、反复推敲后最终确定研修选题指南。二是将调研准备前置化。选题指南和调研研修提前印制,随同教学计划在入学报到的第一时间就发至学员手中。同时在教学计划宣讲、学员管理要求宣讲、专题教学和研修宣讲等安排中,将调研研修计划及要求列入重点内容,让学员自报到起就树立起调查研究的意识。三是将纪律要求前置化。在开班前召开协调会,就研修分组、选题、指导老师、调研注意事项等与班主任、负责专题研修的教研部进行充分沟通。
专题指导全过程参与。学员分组完成后,项目组根据选题严选指导老师,并要求指导老师第一时间加入到研修小组,就调研方案制定、调研实施和研修报告的写作等问题进行多次研讨。指导老师全程参与调研以及调研之后的总结、研讨等所有活动。
基于专业水平进行理论提升。指导老师必须具有对该领域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在调研过程中,指导老师深度参与到研修讨论之中,对学员的研修报告提出针对性强的有效指导。学员通过扎实调研形成的报告再由指导老师基于专业水平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全面提升研修报告的质量。
二、坚持多方协调联动,促进教研咨一体化
一流的党校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学做支撑。用学术讲政治是新时代党校教学的一场重要变革,教师授课要让学员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学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须搭起“问题导向”和“学理支撑”的中间桥梁。主体班调研研修,起到了很好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促进了党校教研咨一体化,也切实促进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从设计到执行,从选题分组到答辩考核,教务处协调组织部、决策咨询部、学员处和教研部等,将调研研修的各个环节做实做细。
一是搭起了教师和学员之间的桥梁。党校教学不同于高校教学,如何了解学员需求、适应党校课堂是对党校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一个很大的挑战。通过全程参与调研和指导写作,指导教师和学员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二是搭起了“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课堂教学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员的学习是被动的,“教”与“学”是割裂的。调研是一种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员和参与调研的老师一起学习,教师和学员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用“学”的形式提高了“教”的效果。
三是搭起了理论研究和实践之间的桥梁。进修班调研主题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问题来源于现实,答案必然就在基层,就在一线。指导老师和学员一起走出机关、走出校园,走向基层一线,弯下腰、躬下身,眼睛向下找到问题、找出答案。调研增强了研修报告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力度。在此基础上撰写的研修报告不再是“纸上谈兵”,在实际调研基础上备出的课程也不再是“空中楼阁”。
三、坚持成果导向,培训效果显著提升
在教学计划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向老师和学员明确培训目标的达成和培训成效的体现是研修报告。让学员从入学开始就明确研修报告是最大的学习成果表现形式,告知学员以调研研修作为学习成果的目的、往期成果和组织形式,让学员最大程度地获得成果,以达到培训目标,保障培训成效。为此,教务处协调各方精准设计选题,规范调研流程,将调研研修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教师和学员通过调研,以教学、科研、决策咨询相互融合,转化出丰硕的学习成果。
坚持成果导向,学员自入学起就具有明确的成果意识,近几年进修班的研修报告质量取得了质的提升。几年前,局级进修班的研修报告是每人撰写一篇,数量较多但是被决策咨询部采用的屈指可数,得到批示的更是凤毛麟角。近三年来,通过深度教学设计,进修班的研修报告成果质量显著提升。据不完全统计,第104期形成报告6篇,其中被决策咨询部采用2篇,得到市领导批示1篇。第105期形成报告8篇,被采用6篇,得到批示1篇。第106期形成报告10篇,被采用3篇,得到批示1篇。第107期形成报告6篇,被采用4篇,得到批示3篇。第108期形成报告7篇,被采用2篇。第109期形成报告9篇,被采用5篇,得到批示2篇。第110期在尚未结业,就已有2篇确定被采用。另外,各期研修报告在《前线》杂志和《前线》客户端都有发表和刊登。
(教务处 罗艳 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