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接诉即办”研究式教学,促进教学成果转化
发布时间:2022-06-14
——第62期中青班接诉即办改革专题系列课程进课堂
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北京样板”。2021年9月24日,《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公布施行,为帮助中青年干部更好地贯彻执行《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不断深化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继续创造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实践,本期中青班突出把条例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为期一周的系列化教学活动中,强化“接诉即办”研究式教学,促进成果转化。
讲条例,重理论。重点突出接诉即办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把改革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讲清讲深讲透,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入课堂、入头脑。通过相关领导的权威解读,从北京市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背景、改革历程和认识思考三个方面为学员做了深入权威系统的阐释辅导。通过专家学者的学术阐释,将条例的立法背景、接诉即办全流程工作机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等内容,为学员做了学术理论分析。
研案例,察现场。重点突出接诉即办课程的实践性、鲜活性、可推广性。开展一系列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一是开展了贯通式访谈案例教学。邀请来自市直机关、区级部门、街道乡镇、社区、企业的代表和知名专家学者,谈接诉即办实践的方法和体会,此次案例课程中青班与研修班贯通上课,首次采用访谈式新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一时间受到央媒的关注和报道。此外,以“劲松模式”为案例,研讨了接诉即办改革中老旧小区的改造创新之路。二是开展实地考察。采用“现场参观+现场体验+研讨互动”的模式,实地参观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参观12345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可视化平台、接听市民热线、了解派单管理等;赴交管局为民服务中心实地调研,现场感受整合“放管服”、互联网+、窗口服务、随手拍等各类群众服务业务工作。通过实地调研,让来自不同领域的学员对接诉即办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多交流,出成果。围绕“如何贯彻落实《条例》,进一步推进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设计小组讨论,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以“首都基层治理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开展学员讲台,促进学学相长;在研修环节,将2022年接诉即办“每月一题”的17个高频共性问题提供给学员和指导教师。学员结合自身工作,通过理论学习、读书思考、互动交流和实践调研,学习成果明显。截至目前,学员合作撰写的研修报告《加快我市快递外卖末端配送交通安全治理的对策建议》已获得市领导批示。来自街道、乡镇的学员撰写的理论文章《“下交”工作法化解接诉即办工作难题》、《着力推进首都基层治理现代化》、《深刻把握基层干群关系,当好群众身边的“服务员”》等在相关党媒党刊发表。
下一步,教务处将继续深挖接诉即办系列课程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加大研究式教学力度,促进教学成果转化为推进首都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案例和成果。
吴一鸣 陈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