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系统梳理百年党史进程中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宝贵经验,推进新时代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由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与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秘书处主办、中国社科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政治发展研究部协办的“第七届民主与法治论坛——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政治制度建设”于2021年8月28日在京开幕。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特邀来自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系统,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和北京市党校系统的百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参加。
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的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崔新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校委委员谭继东、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周美雷教授主持开幕式。市委党校校委谭继东在致辞中指出,民主与法治论坛已成为弘扬民主与法治、推动政治建设、促进党校与政学两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将在各方鼎力支持下助力研究成果推陈出新。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新建在发言中对本届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90周年。值此重大时间节点,第七届民主与法治论坛聚焦党对中国式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探索和建设实践,为进一步推动人大制度研究深化和人大工作实效提升作出重要贡献。回顾百年党史,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创建和完善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内化在党谋求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凝结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原创贡献,期望各位专家学者在历史传承中继续新的探索争鸣,预祝本届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回顾了历届民主与法治论坛为推动人大制度和理论创新作出的贡献,寄语本届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提供更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大会发言阶段,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莫纪宏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作主题发言,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李伯钧深入阐述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人大代表工作的关系,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袁吉富教授从马克思政治哲学视角全面论述人的现代化,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何俊志教授以中国地方人大发展中二元变迁模式为题展开论述,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委副主任杨云彪重点阐述了深圳基层人大创新思路和举措,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原副会长席文启教授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监督工作的新进展,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张小劲教授聚焦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在我国法治进程中的意义,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北京市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金国坤教授、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周美雷教授分别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政治问责的逻辑为题作了精彩的主旨发言。
本届论坛设“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人大制度建设”“人大制度理论与实践创新”两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百年党史视域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人大制度的理论探索、人大制度的实践创新、法治思想与人大制度建设、巩固提升地方人大建设等主题展开研讨,并邀请该领域权威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分论坛结束后,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周美雷教授致闭幕词,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田洪俊,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出席闭幕式。
第七届民主与法治论坛是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系列重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论坛立足北京政治中心的功能定位,依托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的专业人才优势,得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紧扣完善人大制度和依法治国,选择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主题,广邀政学界专家学者,跨学科多角度深入探讨,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温 豪 撰稿
2021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