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25日 星期日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机关党建>工作动态

抗击疫情 你我同行—一名党校人的下沉感悟

发布时间:2020-04-09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能否打赢这场阻击战和歼灭战,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信仰和灵魂。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同样有着厮杀与搏斗,残酷与艰辛。当前,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带来的输入性风险日益严峻,因此,加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疫情防控就是争分夺秒的战场,在全民战“疫”的重要时期,社区作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急需充实防控力量,加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和安全阵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各级党组织发出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号召后,北京市委党校的同志们闻令而动、纷纷主动请缨“下沉”。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也有幸成为了党校下沉社区中的一员。

在这里,我看到了最忙碌的身影,他们是最美党校人。3月13日,我作为学校第二批下沉社区干部,早早就来到朝阳区大屯街道慧忠北里第二社区,和学校李彦良、廉天、周永亮、许博四位同志迅速投入到紧张而又忙碌的下沉工作中。小区门口站岗执勤、40多栋楼宇的入户排查、20多家快递点的搭建和物品取送、101家企业、25家六小门店、4家酒店旅馆的复工复产情况摸排、外省和境外返京居家隔离人员的服务保障、以及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理……这些都是大家协助社区要做好的事,尽管有些繁琐细碎,但大家深知每一项工作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健康安全,所以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

特别对于当前境外和国内回社区居家隔离人员,大家协助社区尽可能为其做好个性化服务。每天几十件的大小快递,大家不厌其烦地一趟又一趟穿行在快递点和隔离住户的门口,而且每到一户就顺带一户的生活垃圾下楼,有时刚把快递送到,住户又需更换饮用水,或是帮着往外搬运大件物品……小区因很多老楼没有电梯,大家就步行扛着走楼梯,重重的物品压在肩上,汗水早已一次次打湿脸颊、浸透衣背,一天下来腰酸腿疼是常有的事,可大家从不言苦从不喊累。门口站岗执勤,每天除了按规定测量体温、检查出入证和车辆,更多是协助社区做好进出人员的疏导和解释工作。大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遍遍耐心细致地为居民讲解疫情防控措施和隔离要求,当看到居民主动伸出手臂测温并连声道谢时,此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大家都觉得是值得的。

与此同时,大家在间歇之余,发挥各自专业所长,尽其所能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周永亮同志协助社区制定和完善各类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和责任书,同时担任社区宣传员工作;许博同志对于当前境外返社区居家隔离人员的管理和服务保障问题,给出社区很多合理化建议,并每天随时向大家通报全国及境外疫情防控最新进展情况;桑晓燕同志在我报到的前一天就发微信给我讲工作方法、传下沉经验,还赋小诗一首给我鼓劲加油,并时常在群里提醒大家要加强自我防护;组长廉天同志随时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协调,每天除了带领大家完成好任务,还要做好一天工作的小结和上报,尤其对于各类突发情况的处置,他总是抢在先、干在前,就在前几天,他顶着10级大风和社区书记逆行小区,将境外返京存在密接高风险人员安全送上隔离车;负责人李彦良同志为前来社区服务的志愿者宣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励大家树立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他还每天早早来社区帮助清扫卫生,帮志愿者分发消毒液等,在他看来,社区环境干净整洁了,居民心里就会少一些紧张和恐慌。

这就是我身边可亲可敬的党校人,他们连续两批主动申请下沉,近30天时间始终奋战在社区抗“疫”的最前沿。面对社区的大事小事,他们扑下身、沉下心,每天忙而充实着、累而快乐着,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校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

在这里,我听到了最给力的声音,他们是最美志愿者。在加强社区疫情防控的战线上,还有一支特殊的支援力量。他们虽已年过花甲、两鬓斑白,但个个精神矍铄、老骥伏枥,在他们身上好像永远有使不完的劲、看着他们每天神采飞扬地轮班来社区值守,你真的不会想到,他们已是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的老年志愿者团队。

在与大家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被他们感动着、激励着、鼓舞着。一顶小红帽、一件红马甲、一个红袖标,成为了遍及社区各个角落的“志愿红”,一支测温枪、一双白手套、一瓶消毒液,成为了他们守护家园的战斗武器。听社区工作者讲,这支志愿者团队从疫情爆发到现在,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刮风下雨,抗击疫情大家每天在行动、从未间断。他们有的值守在小区门口、有的协助入户核实信息、有的在清理垃圾、有的在为楼宇消毒、有的把自己家里买菜的小推车拿来社区,用来给隔离人员取送快递、有的把自己家废弃的烧水壶、空塑料瓶拿来帮着分装消毒液……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社区做着力所能及的大小事,哪怕是一点点,他们都会感觉特别地开心。我时常在想,他们辛苦劳累了一辈子,现在本该颐养天年才是,可他们仍然在为社区发挥着余热、闪耀着光芒,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这般坚定与执着?在与他们的聊天中我找到了答案。一位曾经当过兵的老党员志愿者告诉我说:“无论任何时候,党员都要冲在前,抢在前,灾难面前,党员不带头谁带头,不要和组织讲条件讲价钱,也不要有任何理由,做到无条件服从就行了”。还有一位已经80岁的阿姨,当我问及她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来社区当志愿者?她和我说:“我虽然年纪大了,可我耳不聋眼不花,我能做很多事呢!再说社区就是我的家,家里有困难了我必须得来帮忙啊”!另一位老同志接着说:“防控疫情是全国人民的事,人人都有责,之前每天看着武汉那边的医护人员那么辛苦,何况我们老同志呢?虽然不能像他们冲在一线,但是帮着社区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还是没问题的”。

听着他们朴实无华的话语,看着他们无比坚定的眼神,感受着他们一辈子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和热爱,一股股暖流似泉水一样涌入心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疫情无情人有情,相信这股磅礴的力量足以让残酷的病毒无处遁形,这种大爱的精神足以让整个寒冬温暖如春。

在这里,我寻到了最赤诚的初心,他们是最美基层工作者。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主战场,疫情大考,重在基层,也难在基层。在我所下沉的慧忠北里第二社区,有这样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秀社工团队,为确保社区近13000多名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动靠前、迎难而上,带领所属六个党支部和社区居民齐响应、同上阵,共战“疫”。

近期,随着境外输入的风险性日益增大,社区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加大,大家丝毫不敢有一点放松。他们白天为居民的各种大小事奔波忙碌,晚上还要轮流值守,保证随时待命、随叫随到。社区居委会的副主任梁喜同志,孩子才刚满半岁,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把家里的重担全交给了爱人,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抗击疫情的各项工作中。查楼宇、统信息、搞宣传、跑门店……充实的工作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他说每天认认真真地为居民干好每一件事,就会感到很开心很快乐。

服务站的副站长郭培忠同志,再有三年就要退休的他,并没有因为是老同志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把脏活累活高风险的活都留给自己。多少次夜里他穿上防护服、带好口罩和护目镜,将境外返社区隔离的老人和孩子安全护送到家,当他回到家无论多晚第二天总会按时来到办公室,顺便会把隔离人员的垃圾带下楼。

社区书记张典奎同志更是以社区为家,从春节到现在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大家都劝他好好休息几天,可他说:“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期,北京市委党校、朝阳党校、朝阳区委、大屯街道分别选派多批下沉干部和提供防疫物资,给予社区鼎力支持和关心厚爱,还有志愿者团队、社区群众的并肩作战,让我们备受感动和鼓舞,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决心共同打赢这场阻击战,作为社区书记,要是感觉一件事没为群众办好,我就睡不了踏实觉啊!

他们就是这样,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坚守着、努力着,他们虽没有显赫的名声,也没有出众的地方,更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和无数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者、人民解放军一样,在灾难面前、在危难关头、在关键时刻,他们同样选择了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义无反顾,尽管担负的职责和岗位不同,但大家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响亮且引以为傲的名字叫“中国”。

危难时刻担使命,疫情面前践初心。在这里,有一种信念叫坚守,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力量叫永恒,有一种追求叫无悔。这是我下沉社区以来内心最真实的感悟和最大的收获。一段难忘的下沉经历,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基层一线工作者的艰辛,也领悟到了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正内涵,更感受到了人民群众对工作重心真正“下移”的期盼……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当前,疫情防控仍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愿你我同行、一鼓作气、不松劲不懈怠、共克时艰、同心战“疫”,坚持到底,向着最后的胜利冲刺!

(离退处:李美玲  审核:韩明辉 责编:乔阿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