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月25日 星期一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基层党校信息

东城党校积极探索现场教学基地分类建设模式

发布时间:2014-03-06
东城党校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市、区委干部教育培训的有关要求,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定位为导向,把党校资源支撑到教学基地上来,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共嬴,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分类建设模式,力求使现场教学基地发挥三个平台的作用,取得初步成效。首先,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加强教学基地分类管理。一是统筹规划基地建设。将现场教学基地的建设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5855”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的5大建设(师资、教学基地、学风、教材、特色培训建设),着眼长远、统筹谋划。二是科学划分基地类别。确定了“党史党性教育”、“基层党建(非公)”、“廉政法制教育”、“社会及城市管理”、“特色文化”五大现场教学基地类别。三是确定首批教学基地。具体确定了时传祥纪念馆、区特教学校、朝阳门街道史家社区、东直门街道及区城管监督中心等第一批现场教学基地。其次,以特色定位为导向,推进基地建设合作双赢。一是明确功能定位。如区总工会的时传祥纪念馆和区教委的区特教学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劳模精神和火种精神为特色,重点开展党性教育类现场教学等。二是挂牌签订协议。现场教学基地建立过程中,推进合作协议的签订及挂牌工作。三是推动合作双赢。一方面,丰富党校教学形式,另一方面,为基地建设和所在单位中心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带动提升基地所在单位和地区各项工作科学化水平。第三,以打造三个平台为抓手,提升教学基地工作水平。一是打造学员学习借鉴经验的平台。2013年秋季以来,组织了8批各类班次共计284名学员到现场基地开展教学活动。二是打造宣传推广典型的平台。通过开展现场教学、加强经验总结,将现场教学基地及基地所在单位的工作成绩、经验特色宣传推广到全区、全市乃至全国范围。三是打造提供咨询服务的平台。将现场教学模式研究纳入校级科研项目,为全区干部教育培训和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