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09日 星期三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北京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暨科研颁奖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3-02-28

2012年12月20日,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理论研讨会暨科研颁奖会。我校常务副校长王民忠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党校科研部副主任郝永平作了题为《建设党校一流科研的探索与思考》的专题报告,副校长刘阳宣布颁奖决定,副校长姚光业作了会议总结。大会分两个阶段,分别由姚光业和校委委员李燕奇主持。校委委员刘红雷出席会议。各委、区县、局(总公司)党校常务副校长、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市委党校各部处室主任处长、教研部主管科研工作的副主任,以及入选论文代表、获奖代表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民忠指出,党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方面军。党校系统要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贯彻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首先,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大量的问题亟待回答,大量的实践经验亟待提炼和概括,大量的现象亟待解释,这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和丰富土壤。其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有自信。我们要用“三个自信”的精神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形成中国特有的话语体系,要有自己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要具备鲜明的民族文化风格、思维特征和话语风格,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第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遵循规律。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应该把质量放在首位,避免片面寻求经费数量和成果数量,打破现有流行的评价考量模式。要改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管理方式,尊重科学研究的灵感和积淀,避免课题项目“招标、中期考核、最终结项”的模式。要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不同规律,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出成果所具有的积累和渐进的特点,要潜心研究、厚积薄发,从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稳步发展。
郝永平首先阐发了对十八大报告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解。他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经历了一个艰苦卓绝的奋斗、斗争、探索的历史过程,已经具备了一些有利条件,面向未来,我们还需要切实解决各方面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需要切实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郝永平还围绕中央党校在建设一流科研方面所作的探索,介绍了几点经验。一是制定科研发展五年规划,在主要措施方面作了重点研究。二是构建课题研究的“网络系统”新格局。三是积极举办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理论研讨会。四是加大科研激励力度。五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工作。六是加强建设思想库。
姚光业对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给予了肯定。他结合王民忠、郝永平同志的讲话和分组讨论、与会代表的发言情况强调了三个问题。一是关于此次会议的总结和评价。二是关于进一步深入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贯彻。三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党校系统的科研协作。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两位领导同志的讲话进行了分组讨论,交流了各自开展科研工作的做法和经验,进一步研讨了开展科研协作的模式,并对推动科研工作和科研协作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和新建议。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韩玉芳教授、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朱晓青教授、石景山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侯宝华、朝阳区委党校党委副书记朱雯、顺义区委党校副校长费连荣、海淀区委党校副校长何昭瑾就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体会和推动党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实践经验作了大会发言。
会议隆重举行了颁奖仪式。东城区委党校等8个单位获北京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0-2011年度优秀科研工作组织奖,程艳等26位同志分别获北京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0-2011年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二等奖,闫卫平等10位同志获北京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2010-2011年度优秀科研管理工作者奖。

(赵金枝)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