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月28日 星期三
党风廉政信箱
中文 English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我校召开校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发布时间:2006-07-04

6月15日,我校召开校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会议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作关于当前理论界前沿问题的报告。常务副校长王江渝主持会议,校委委员,各部处室主任、处长参加了会议。

李忠杰介绍了当前理论界的工作动向、课题研究、理论争论等情况,并对一些理论热点问题进行了解析。他说,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课题研究、教材建设、骨干培养等工作进展顺利,学科建设和国家社科基金管理成效显著,历史研究和纪念活动非常成功。十七大前,中央将对近几年的理论成果进行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形成体系;一些有关党的体制创新的工作正在基层搞试点。当前理论工作对党和国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理论研究的进展也是很大的。他还结合理论发展动向,介绍了近期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制改革及历史问题的争论观点。

在对一些热点理论问题进行解析后,李忠杰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但从深层次上说,根本的问题,在于正确把握动力与平衡两种社会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践的探索和制度的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动力与平衡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一个社会,能否快速和健康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有没有通过一定的制度和体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动力机制,一个是平衡机制。动力机制,提供和传输社会运动、发展、变化的能源和能量亦即动力;平衡机制,维护和保持着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之间的协调、稳定和平衡。任何社会都是如此,没有动力就不能前进,但是没有平衡这个社会就乱套。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比较注重平衡,但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动力、社会僵化。改革开放让整个社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一个大变化,通过搞市场经济来解决这个动力不足的问题,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因为物质利益是人的行为的最初驱动力。改革的结果应该说整体上活了,比过去僵化时要好多了。问题在于,这样一种与物质利益相联系的动力是双重性的,它既可能产生善的结果,也可能产生恶的结果。今天社会生活当中,我们所不满意的所有的现象根子就在这里。要让社会已经焕发出来的活力继续发展,同时还要对这个活力要进一步加以规范、管理和监督。大到国家社会,小至部门单位,要发展进步,都得解决动力与平衡的问题。只有坚定改革和发展不动摇,把握好动力与平衡的关系,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李忠杰的“动力与平衡论”给与会者以很大启发,大家纷纷就有关理论问题及一些热点话题与他进行了交流。王江渝感谢李忠杰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希望大家多思考理论问题,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推动教学科研工作更上台阶。

(办公室)

相关链接